欢迎光临爽报娱乐新闻 YesDaily.com




你是什么样 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4-12-23 爽报 YesDaily.COM 208

教育失去了其本质

现在教育是生意了

上周六,鲜映组织了印度电影《起跑线》的超前点映活动。

这次超前点映现场氛围很火爆,从全场不断的笑声来看,这部充满笑点和社会现实性的印度电影,很有可能会是下一部爆款!

近几年来,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越来越火,票房更是风生水起,这些高口碑的印度电影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它们都让中国观众感觉熟悉,里面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

而即将上映的《起跑线》,同样也是这样一部“扎心度满分”的高口碑电影。

01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起跑线》讨论的问题,所有中国人都不会陌生——教育。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不仅中国父母笃信,印度的拉吉和妻子米图也奉为真理。

男主角伊尔凡·可汗曾主演过安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拉吉夫妇是典型的印度新中产阶级,所谓的“新”,就是摸爬滚打富起来的“富一代”。

尽管他们不差钱,但是依然为女儿皮雅的选校问题绞尽脑汁。

因为在印度,最好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昂贵的私立学校,而公立学校出身的人,注定没有好的未来。

为了使女儿进入印度排名第一、设施堪比五星级酒店的学校,拉吉夫妇专门搬进了距离学校只有三公里的高档学区房,并参加精英改造机构,对女儿和夫妇俩都进行了改头换面。

目的只有一个——让他们一家人看起来更像上流社会的精英。

尽管如此,皮雅还是悲剧地落选了,而原因,竟然是出在拉吉夫妇身上!

因为他们都是公立学校出身,处于中产阶级鄙视链的底端。

吉拉夫妇虽然富裕了,但隐形的阶级分化并不是靠钱就可以弥补的。

一招不成,拉吉又想出抢占贫困生名额的馊主意。

为了骗过审核,拉吉夫妇拼上老命,离开豪宅,搬进了又窄又脏、老鼠乱窜的贫民窟……

《起跑线》用一种幽默的方式呈现出严肃的主题,不仅有对印度教育问题的反思:学校通过教育垄断,富人越来越富,而穷人却永远无法改变出身和命运。

也有关于印度社会问题的直观展现:比如为了拿到招生表格,拉吉需要早上5点就来排队,而和学校有交情的人就可以走后门;

比如穷人的资源匮乏,必须排队取水,富人却随意浪费矿泉水;

比如政府官员看心情发补助,穷人们只能唯唯诺诺的跪下求他;

比如穷人不配有名字,在餐厅被叫服务员,有大肚子被叫胖子……

通过轻松幽默的剧情,本片把印度社会中的教育制度、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等问题摆上台面,批判了遍。

02

高分狂魔宝莱坞

《起跑线》在豆瓣评分8.1分,高于88%的喜剧片,是又一部高分印度电影。

为什么要说“又”?

回顾近几年上映的印度电影,最早引起轰动的神作《三傻大闹宝莱坞》,豆瓣评分9.2,豆瓣电影TOP250排名12。

《摔跤吧!爸爸》更是成为现象级作品,国内票房突破13亿,不看都不好意思聊天。它在豆瓣有50万人评价,依然高达9.1分。

最近上映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豆瓣8.6分。这部2015年的电影,在资源满地跑的情况下还收获了2亿票房。

这几部电影的评分都在8分以上,可以说是高得有点离谱了。

翻看每部电影的评论,几乎都能看到同一个论点:中国社会的困境,都被这些印度拍出来了。

《三傻》对教育理念的拷问,《我的个神啊 PK》对宗教崇拜的思考,《摔跤吧!爸爸》对女性地位低的批判,这些印度电影所探讨的问题都引起了国内观众的巨大共鸣。

《起跑线》中,很多台词也非常“扎心”:

“在我们国家,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还是阶级。成为这个阶级的一部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好的学校读书。”“教育失去了其本质,现在教育是生意了”“贫穷无法被教授”。

可以说,中国家长在教育问题面前的困境和丑态,都被这部电影拍出来了。

这次的映后交流群中,影迷们对电影的反响都很好,其中就提到了一点:故事非常贴近中国现实,看得走心又扎心。

奇怪,明明是一部印度电影,说的都是印度话,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的真实现象,讨论的问题、说的台词,也像是身边三大姑八大姨每天关注的、讨论的。

我们通过印度电影,看到了本土社会现状,并为之感同身受,这就是印度电影能够在国内票房口碑双收的原因。

但这仅仅是成功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印度电影的转变。

其实国产电影也不乏反映现实的好电影,就拿关注教育问题来说,2011年的《蓝学校》,就讲述了一个关于支教的故事。

其中有对支教的认知,也有对中国教育的思考。但很多人别说看,可能听都没听过。

每次看完印度电影,都有人站出来问:印度社会有的糟心事我们也有,为什么我们就拍不出来这样的电影呢?

为什么?因为印度电影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工业模式,无论是情节还是细节,都有堪比好莱坞商业片的细致和完整。

03

印度电影的逆袭

一提到宝莱坞,总有人认为它是山寨劣质版好莱坞,但事实上,宝莱坞早已是全球最大的电影产业之一,电影产量更是吊打好莱坞。

印度电影的产量是好莱坞的3-4倍

2013年,《时代》杂志统计,海外电影在美国本土的票房前十里,有六部亚洲电影。除了《一代宗师》,剩下的竟然全都是各种题材的印度片。

《幻影车神:魔盗激情》

为什么宝莱坞电影能在美国和中国两个大票仓都取得这么高的票房成绩呢?

对比一下《起跑线》和曾经的《大篷车》就知道了,近些年的印度电影已经开始学习好莱坞的制片体系和电影叙事了!

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套路化”地讲故事。

“套路”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意味着简单有趣,传递普世价值观,能够激起共鸣。

再看《起跑线》,它就是一部彻底好莱坞化的印度片,我们对印度电影的刻板印象——动辄三小时,一言不合就跳舞,开挂特效,它基本都没有。

本片有成熟的叙事节奏,一般来说,好莱坞商业片惯用的叙事手法是“三幕剧”结构,也就是“交代-危机-高潮”。

而传统的宝莱坞电影是“四幕剧”结构,即“交代-发展-危机-高潮”,这也是印度电影动不动就3个小时的原因。

而《起跑线》完全是好莱坞商业片的叙事结构,国内院线版131分钟,原片也仅仅只有132分钟。

它不再在故事中插入大段的歌舞,本片中唯一的歌舞片段来自学生表演,既出现得精简合理,又与剧情紧密结合,不会让人出现剧情与歌舞割裂的观感。

宝莱坞完美的把印度文化和好莱坞工业结合起来,吸收了成熟的工业模式,但也保留了本土特色和信仰文化。

去己糟粕,取其精华,这就是印度电影在国内乃至全球取得成功的原因。

- FIN -






标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