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邱柏胜台北25日电)民国88年的921大地震,财政部建筑受损,虽一度考虑重建,但近年财政困窘,一直被行政院打回票;终于在历经近20年、13任财长后,9月17日将搬入景美“财政园区”新大楼。
财政部现址位于爱国西路与罗斯福路交界,与中央银行比邻而居,位于南昌路的另一侧则与总统官邸相望,地理位置相当优越。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国民政府迁台时,财政部的办公处所其实是位在中山北路的婚纱街一带。
“目前财政部脚下这块地,其实是烟酒公卖局(现在的台酒公司)的土地。”财政部秘书处处长聂继荣说,财政部早期没有专属的办公厅舍,民国67年时在爱国西路现址盖了一栋8层楼高的建物,供财政部官员办公,民国77年因既有办公室不敷使用,又在后方盖了一栋,因此才有前、后栋之分,两栋屋龄差了整整10年,但皆逃不过921大地震的考验。
聂继荣说,在921地震前,台北几乎没发生震度这么高的地震,导致许多建物受创严重,因此后来建筑法规大幅调高建物的耐震系数。他表示,政府曾针对全国所有机关建物进行耐震调查,结果发现,部分建物耐震系数远远未达标准,有立即倒塌的危险,这些就是危楼,而财政部则被评为“有待补强”。
聂继荣说,财政部是根据60年代的建筑法规所兴建,当时对耐震系数的要求没那么高,“外界说财政部是危楼,但精确来说,其实只是耐震系数不够”。
聂继荣又说,在被评为“有待补强”后,财政部积极思考各种补强方式,“当时考虑数种方式,最新的是使用制震壁。”
聂继荣表示,目前位于景美财政园区的财政人员训练所,当时也被评估为“有待补强”的建物,所采用的补强方式就是用制震璧,但132组就耗资约新台币一亿元,费用相当昂贵。
聂继荣说,“财政部比财训所大很多,如果使用制震壁,费用至少2亿元以上;但把财政部拆掉重建,也不过才4亿多元,根本不划算。”
聂继荣指出,财政部已是40几年的老建物,早期的办公设备、电器与空调等,都有必要更新,若只是补强,这些问题仍然无法改善,因此不如重建。然而,财政部数次争取重建预算,都被行政院打回票。
聂继荣说,行政院不愿拨预算有其考量,“如果给你4亿元重建,那就排挤其他部会的预算,因此希望我们尽量透过促进民间参与的方式,引进民间资金协助兴建。”此时刚好财训所有意兴建学员宿舍,且行政院当时指示大面积国有地不可标售,财政部随即思考景美的国有土地活化开发,并启动设定地上权公开招标案。
然而,财政部启动设定地上权招标的时间,适逢金融海啸,民间投资意愿低落。财政部国产署专员林汉哲说,“我们总共流标了3次,命运相当坎坷。”直到民国102年第4次招标,才由华固建设得标,也才有了后来的“华固新天地”地上权建案。
林汉哲表示,当时与华固谈合约,是权利金加上实体建物。华固得标权利金是13.88亿元,而财政部新大楼、财训所学员宿舍,以及财训所外墙拉皮的总价约19亿元,等于华固共付了约33亿元给国库。
中央社记者提问,财政部原本估算原地重建需4亿元,即便后来加上兴建财训所学员宿舍与财训所外墙拉皮的费用,也应该不至于暴增至19亿元,为何前后会有这么大的落差。对此聂继荣解释,原地重建的预算是很多年前的估算,但物价上涨,加上建材采用绿建筑,成本也随之提高,且整地过程还必须“移树”,光这部分就花了一亿多元,种种因素皆让造价成本上扬。
聂继荣说,“我们当时为了满足护树团体与当地民众的要求,特别去五股找了一块地,先将国有地上的树木全部移植到外面,等到兴建完毕后再全数移回。”他表示,这部分华固公司相当用心,还请植物专家评估,而当地里民更要求植物系教授、树保团体参与,确认移植过程中树木是否损伤。
随着新大楼各项硬件设备陆续完成点交,财政部将于9月初启动搬家作业,预计9月17日就会在新大楼“重新开张”,未来民众将可一睹掌管国家财政收支机关的崭新风貌。(编辑:李信宽)107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