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勒揭发的各种决策盲点,其一称之为「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指人们在心中分成不同账户,如一笔钱存起旅游等,另一笔则是交租等日常开销,而且若遇短期周转不灵时,经常寧愿多花利息成本借钱,而不愿使用长期储蓄解决。
塞勒的其他重要发现为「稟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他藉实验发觉人性是对已拥有的东西赋予较大价值,此怕输心理令投资者炒股票失利时,往往不肯悬崖勒马,为避免损失成真而甘冒股价进一步下滑危机。
塞勒和其他行为经济学家曾实践大型研究,而实验证实,人会受到各种社会偏好而影响自身作决定。
实验发现,人会乐于付出个人利益的代价,达到自己心中认为公平分配,进而分享、惩罚等行为。他们未必是自身利益受损,可能纯粹认为「看见其他人因分配不公受害」。
譬如,大雨骤然而下导致雨伞需求量大增。若按传统经济学,商家会倾向抬价,但事实上此举违反公平原则,消费者很可能选择抵制,商家也会忌讳而不起价。
意志薄弱时,人们的自製力在诱惑面前受到挑战。塞勒和加拿大经济学家谢弗林针对此问题设计出「计划者-行动者」模型,来分析人作决策时,目光远大的「计划者」和及时行乐的「行动者」的心理交战。为了协助「计划者」获胜和得到长期利益,其一方法是减少「短期行动」选项。
此方法脱离传统经济学,因为传统经济学不仅推测人的经济行为是「完全理性」,也认为行动的选项多总是好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