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记者潘姿羽台北14日电)主计总处统计指出,2018年第1季实质总薪资59852元、创历史新高,不过主计总处提醒,总薪资、实质总薪资、实质经常性薪资各有不同意义,应综合参考后再做解读。
总统蔡英文高度重视低薪议题,行政院也持续研拟对策,并于今天召开记者会说明;然而对于政府谈及薪资议题时,提出的诸多数据如“平均月薪近5万元”、“实质总薪资创新高”等,许多民众因对专有名词不了解,容易误解背后意涵。
物价影响购买力 扣除后为实质薪资
主计总处国势普查处副处长潘宁馨说明,薪资统计最常见的几个名词是“经常性薪资”、“非经常性薪资”、“总薪资”,由于物价水准会影响民众的购买力,统计时也会发布扣除物价影响后的“实质经常性薪资”与“实质总薪资”。
潘宁馨表示,要解读各项薪资数据,必须先厘清“薪资”指的是厂商支付给员工的工作报酬,包括经常性薪资(含本薪、按月津贴等,也就是一般惯称的月薪)及非经常性薪资(年终奖金、年节奖金、红利、绩效奖金及加班费等),而经常性薪资与非经常性薪资并计,便会得到总薪资。
至于民众购买股票的股利所得、名下房产的租金收入,会计入“所得”,但不在“薪资”统计的范畴。
Q1实质总薪资创新高 含各式奖金非月薪
先以今天行政院所提出的数据,2018年第1季实质总薪资59852元、创历史新高来看,潘宁馨说明,此数据谈的是涵盖年终、绩效等各式奖金的总薪资,而农历过年多落在1至2月,因此第1季的总薪资都会包含年终奖金,数字看起来自然会较高。
今年第1季实质总薪资创下历史新高,潘宁馨说明,实质总薪资是扣除物价因素后的总薪资,当总薪资增速大于物价涨幅,实质总薪资就会增加,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国内薪资确实有好转现象。
至于日前引起民众疯狂讨论的“平均月薪近5万元”,潘宁馨解释,这边月薪指的是“总薪资”,2017年受雇员工每人每月总薪资平均为49989元,观察此数据要注意两件事,一是总薪资包含年终、绩效等非按月发放的奖金,不单只有经常性薪资(一般惯称月薪)。
第二件要注意的事情是,受雇员工薪资统计涵盖各行业、职业、教育程度、年资等,像金融业平均薪水就特别高,而资深员工、主管级等因薪水较高、也会拉高平均值,尤其公司的总经理也是受雇员工,同样是薪资统计的样本对象。
主计总处进行薪资统计时,不论经常性薪资、总薪资或是实质薪资等概念,都是参考国际作法而来,并非台湾独创,不过若进行跨国比较时,对专业名词有所误解,也会使比较失去参考性。
台湾与墨西哥薪资 计算基准不同引起误解
富比士杂志3月刊出“为何台湾的薪资和墨西哥一样低”,此文引起全台民众哗然,其实此篇也有误用统计数据的情形,国发会当时便澄清,台湾资料是引用名目美元计算的经常性薪资(不含加班费、年终奖金、红利等非经常性薪资),墨西哥资料却是使用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后的平均月薪(含经常与非经常性薪资),基准完全不同。
潘宁馨解释,各国经济情势不同,货币、薪资、物价水准也不一致,薪资可以进行跨国比较,但必须扣除物价、汇率因素,才能放在同一标准上比较,结果也才具有参考性。
薪资是国人目前最关切的议题之一,潘宁馨提醒,薪资统计不同数字有其代表意义,民众若要了解当前薪资水准,应综合参考各项指标,才能客观地掌握情势。(编辑:林淑媛)107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