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良渚古城遗址」,确定被正式推荐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该遗址总面积300万平方公尺,可实证距今5000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填补《世界遗产名录》中东亚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空缺,为中国5000年文明史提供见证。
《新华网》报导,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已在26日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据了解,该遗址以符合《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确定的世界遗产标准第三、四条,并具有较高的完整性、真实性,保护管理整体状况良好,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良渚遗址位于杭州市北郊余杭区境内,因附近有良渚镇而得名。这一遗址最早发现于1936年。资料显示,于1936年12月至1937年3月间,中国考古学家陆续在良渚一带进行3次试掘,发现茅庵里、棋盘坟等12处遗址。
出土的陶器中有引人注目的黑陶,当时被认为与山东龙山文化类似,进而揭开长江下游考古工作的序幕。
2007年总面积300万平方公尺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此后,中国又相继发现面积6.3平方公里的外郭城,并证实良渚古城是宫城-内城-外郭的三重结构。
2009年至2015年,再发现由11条水坝组成、控制范围100平方公里的外围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是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其重大价值已经改变以往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认识,并继续丰富对中国文明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