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品价格从去年初开始反弹,现在又再度重挫,包括原油、锌、砂糖、黄豆等皆然,铁矿砂与燃煤更惨,主因是中国经济成长减缓及转型,及全球供给过剩。
彭博商品指数已连续3个月收黑,是1年多来最长跌势。
尽管多种原物料的需求仍强,但成长幅度及供给吃紧已不复存在,无法像去年一样支撑行情。
全球石油库存量居高不下,谷物库存创空前高峰,伦敦金属价格出现2015年来最大跌幅。
麦格理商品专家汉米尔顿指出,“商品供应链多处出现行情疲软”。
由于中国工业活动出现成长减缓信号,一些投资人赌商品行情已越过顶峰。
5月财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出现萎缩信号,是11个月来首见;中国4月铜进口量也是半年最大减幅。
跌幅最重的是铁矿砂。去年曾大涨81%,今年2月一度冲到每公吨94.86美元(约400.17令吉),涨抵2年新高,但现已跌到55.97美元(约236.11令吉),跌幅达39%。
麦格理集团预料还要再跌,到第3、4季时将跌到50美元(约210.93令吉),明年更下看47美元(约198.27令吉)。
汉米尔顿表示,“中国正在紧缩,对原料商品绝不是利多”。
中国铜需求虽大,但废铜供给更大,且预料下半年房市成长将减缓,铜制品将面临逆风。
麦格理预测今年第4季平均铜价为每公吨5千600美元(约2万3623.70令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