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中国关键制造业活动升温,海外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强劲需求提振了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统计局周四公布,11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1.8,较10月份51.6小幅上升,高于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期中值51.5,且连续第16个月高于荣枯分水岭50。
中国经济展现出令人吃惊的强势,许多分析师此前预计,受政府削减过剩产能、控制污染以及降低企业和金融业债务影响,今年最后几个月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
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经济学家刘学智称,11月份的PMI数据意味着,尽管遭遇这些阻力,最后一个季度中国经济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在10月份PMI小幅下滑后,一些经济学家曾预计中国经济开始减弱。但另一些经济学家认为,PMI下滑是受国庆黄金周假期和十九大期间为确保空气质量叫停部分工厂生产的影响。
刘学智称,随着这些暂时性因素消失,在全球对中国出口需求强劲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正在反弹。
分类指数显示,11月份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都有改善,经济学家表示,这预示下周公布的中国贸易数据或有不错的表现。
近年来疲软的全球需求在今年实现复苏,推动中国经济在前三个季度实现高于预期的增长率。
中国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推动11月制造业PMI改善的因素还包括企业支出增加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增速加快。
与此同时,11月份服务业受到“双十一”购物节的推动。“双十一”是中国年轻消费者最大的网上购物节。赵庆河表示,11月份批发零售、互联网、邮政快递等行业的业务总量实现快速增长,推动当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从10月份的54.3升至54.8.
今年前九个月,受强劲的出口和政府增加支出提振,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6.9%,意味着第四季度可轻松实现政府制定的6.5%的年增长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已开始缩减财政支出,同时推进去杠杆行动,并抑制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力图引导经济实现更加稳健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