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爽报娱乐新闻 YesDaily.com




影视光影照亮文明沃野

发布时间:2024-12-04 爽报 YesDaily.COM 242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年来,一大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频频热播,为公众打造了多样化的内容供给。这些节目以生动精致的笔触勾勒了中华文明经纬,传递了中华文化的风雅韵致。诗词歌赋、经典典籍、书法艺术、文物考古、非遗传承、舞蹈杂技、文博文旅、特色美食、节日节令……品类多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影视节目竞相创作、展演的重要对象,有效促进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

寻找文化根脉

电视媒体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节目和纪录片上新的主力军。《中国考古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以及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等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百年紫砂》《"字"从遇见你》等纪录片,其影响力皆辐射全媒体平台。网络平台也不断坚持走守正创新之路,《舞千年》在B站轻松突破7000万播放量,《如果国宝会说话》上线两天便登上纪录片排行榜榜首。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延续至今,让我们可以举重若轻地将几千年文明历程当成自家的日历,细数那些散发着光辉的昨天。影视投身到传统文化之中,便是创作者集体投入到创造之中。立足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广空间,影视艺术创作切中了文脉,理清了思绪,凝聚了精神。

文化寻根是人类在精神层面具有高度、深度与广度的重要表征。我国的影视工作者站在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长线"上,带领观众回望先人在草泽荒滩勇敢开拓的足迹,追忆先祖刻的第一块玉、烧的第一座窑。也正因为我们善于回望和追忆,敢于传承和突破,中华文明才有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内生动力。

一批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节目和纪录片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次集体寻根,用大众化的视听语言让古老遗产连接现代生活,绽放出迷人的光彩。《中国考古大会》带领观众走近北京周口店遗址、四川三星堆遗址、浙江良渚古城遗址、河南殷墟遗址、陕西西周都城周原城址等璀璨遗迹。《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以世界遗产探访纪实文化类节目为核心定位,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带领大家前往都江堰、武当山、良渚等遗产地,挖掘精神内核,传递文化价值。《典籍里的中国》将珍藏在古籍书页中的文化遗产用鲜活灵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中国价值,弘扬中国精神。《我在故宫六百年》《古书复活记》《百年紫砂》等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也以历史深度、知识向度和情感热度,为观众提供了经由影像触摸文化的重要入口。

引领青春风潮

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视节目摹写文物文博,为当代观众开启了一种普遍而广泛的艺术化、审美化的生活方式。那些曾被珍藏在时光里的文化遗存,通过鲜活、绚丽、多元的影像得以展现。考察这些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不难发现古老的传统文化越来越拥有突破特定社会群体和年龄层的能力,在年轻群体中产生发酵式传播已经比较常见。据统计,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播出后引发的话题讨论和传播,以年轻观众为主体。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字"从遇见你》因亲切活泼的风格,缩短了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距离。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影视作品虽有"高知"的标签,却并不高在门槛,而是高在价值与共鸣,高在观感与样态。国风、国潮之所以成为当代年轻人的主流风尚,很大原因在于此类作品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和不断革新的媒体技术作为守正创新过程中的两翼,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序列注入作品,又借助高科技手段进行沉浸式表达,让古老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古韵新声》借助CG动画、AR技术等手段,带领观众在沉浸式场景中慎终追远;《中国考古大会》采用XR扩展现实技术,实现了虚拟植入+虚拟场景+现实主体+现实场景的效果,创造了完全沉浸式的体验;《唐宫夜宴》《龙门金刚》等节目打破了虚拟与现实的隔阂,通过再现大众耳熟能详的代表性音乐、舞蹈和景观,唤起了我们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不断迭代的新媒体技术,正在为传统文化基因刻写现代的、灵动的密码,让传统文化和媒体技术融合碰撞,产生出更磅礴、更持久的传承创新力量。

实现同向奔赴

当今繁荣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景观的形成,并不是几个因素简单叠加的结果,而是多方联动、实现同向奔赴的产物。全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形成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大众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获得感,自发形成了对高雅内容的主动选择;媒体在社会影响和大众选择之下,依托理念和技术的演进,主动完成了内容供给;科研团队、考古文博等相关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和技术支持--在多方协同、同向发力的作用之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影视节目创作成为主流,实属必然。

当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正在逐渐走向精细化、精品化,开掘垂直纵深的题材内容。影视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与传统文化双向融合,抒写着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文本。与此同时,借助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传播力强的影视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实现时代性、大众化、年轻态的高质量传播。未来,我们更应探索文化遗产资源与媒介资源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让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让文化发展成果、文物保护成果真正与大众共享,渗透在人民的美好生活中。(冷 凇 张丽平)


标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