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爽报娱乐新闻 YesDaily.com




影视盛会 为全球影业注入强心剂

发布时间:2024-12-22 爽报 YesDaily.COM 265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首次举办了"中国·北京电影之夜"活动,8月15日,雁栖湖畔的会展中心内流光溢彩,辉映着北京美丽的夜空,"中国·北京电影之夜"以电影之名汇聚了百余位嘉宾,打造了一场交流互通、佳作荟萃、星光熠熠的中国影视聚会,给全球电影从业者和爱好者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让世界电影在此刻步入了"北京时间"。

"中国·北京电影之夜"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邀请了本届"天坛奖"国际评委会成员、本届"天坛奖"入围国片剧组、新片推介剧组、中国电影产业荣誉推选专家委员会成员、影视行业企业、演员、媒体一同出席,为嘉宾们提供了一个轻松有氛围的交流沟通环境,以光影传情,凝心聚力、共创未来,充分展示了北京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包容创新与时尚朝气。

匠人齐聚

"天坛奖"国际评委会成员见面

电影节就如同电影人的港湾,各方人士利用这个机会交流感受,相互学习、汲取营养。本届"天坛奖"国际评奖委员会主席、中国著名演员李雪健,以及国际评奖委员会成员中国导演郭帆,英国导演柯文思,中国演员、导演、编剧秦海璐和中国导演、演员吴京也一起亮相"中国·北京电影之夜"。

评委们分享了对评审工作的感受,讲述对电影行业的深刻理解,令在场嘉宾受益匪浅,也体现了北影节为电影人提供的"艺术不分国界"的精神纽带。这不仅对于电影创作的灵感和创意是一种积极推动,也是在充分地传播"中国自信"和"中国声音"。

驱动创新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

电影节蓝皮书》发布

经过高端起步、跨越提升、与国际接轨的发展历程后,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一张亮眼名片,为中国电影和世界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新活力。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曾祥敏在"中国·北京电影之夜"上公布的《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蓝皮书》,收录了第十一届北影节活动盛况,整理保存了完整数据,盘点归纳了电影节的珍贵时刻。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蓝皮书》的发布,既是对北京国际电影节发展历程的梳理,也是在理性探寻中国影视产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提升"北京国际电影节"品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时代能量

"天坛奖"入围新片推介

中国电影新力量正在不断绽放,"中国叙事"在影视领域不断创新,"中国·北京电影之夜"上,进行了"天坛奖"入围国片推介以及新片推介。

本届北影节"天坛奖",华语入围影片有四部。《海的尽头是草原》由尔冬升执导,陈宝国、马苏、阿云嘎、王锵、丁程鑫主演,影片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全景式再现了60年前那一段永远镌刻在历史丰碑之上、流淌着民族大爱的共和国往事。尔冬升将镜头对准生活中的平凡个体,以细腻笔触捕捉人物内心情感,描绘出一幅感动人心的历史画卷。剧组主创马苏、罗意淳等人也来到现场分享了拍摄的幕后故事。

电影《回西藏》由陈国星、拉华加执导,根据真实人物改编,通过主人公老孔和久美的故事,呈现出汉藏两个民族之间的思维和文化的碰撞及融合。虽然这部电影拍摄环境异常艰苦,有一半的戏都是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场地完成,但该片出品人沈武钢信心十足,现场表示这支年轻团队非常优秀,"这部电影不会让大家失望"。

电影《追月》由乔梁导演,袁文康、何赛飞等主演,电影以独特的越剧舞台、故乡小城、舞台剧情景回忆三个时空交织,讲述了何赛飞饰演越剧名角戚老师在个人事业、家庭生活中的抉择,以及随之而来的,复杂的亲情与本能的爱。

电影《妈妈!》由杨荔钠导演,尹露监制,吴彦姝、奚美娟领衔主演。影片聚焦国产电影少见的老年题材,讲述85岁的妈妈照顾65岁阿尔茨海默病女儿的亲情故事。"它除了有人文关怀之外,还是一部和爱有关、和母亲有关,是一首生命之歌的电影。"导演杨荔钠如是说。这些融合了时代精神和多元风格的电影,证明中国电影市场主体、创作者、观众群体已日趋成熟,优秀国产电影作品不断创造口碑佳绩,生动的"中国故事"彰显了更丰富的家国情怀。

开拓未来

对幕后英雄给予肯定

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要靠众多电影人和电影公司的共同努力,"中国·北京电影之夜"上,进行了中国电影产业荣誉推选的七项荣誉公布及表彰,对本年度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幕后英雄和中坚力量予以肯定。

为更广泛倾听业界声音,真正做到企业与市场共同成长,合作共赢,"中国电影产业荣誉推选"邀约业界大咖组成了专家委员会,他们是: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原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担任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文化产业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波,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建东,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副会长、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城市影院分会会长林民杰,中国电影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晓明以及组委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崔岩,担任专家委员。

在这场盛事中,专家委员会主席张丕民为大家揭晓了推选规则,颁奖嘉宾张光北、吴中天、张蓝心、郭晓东、龚蓓苾、齐溪也与专家委员们一起为获得荣誉的企业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中国电影产业荣誉推选的五位顾问也一一亮相。

其中,推选荣誉结果为:年度投资企业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年度融资企业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年度制片企业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度营销企业天津猫眼微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年度发行企业上海淘票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年度院线企业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年度企业网络电影企业北京淘梦影业有限公司。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北京电影之夜"在一片华彩中落下帷幕,打造了一场令人难忘的光影盛事。

开幕影片

《海的尽头是草原》用海一样的胸怀承接悲欢离合的泪水

作为北影节备受期待的开幕影片、尔冬升导演《海的尽头是草原》,在看似平淡的叙事语调之中,却有一股劲风吹过草原的力道,人世的悲怆与大爱,就在那沙尘暴起、流沙肆虐的时刻,一览无余地出现了。

这部电影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如何将这个辽阔的时空交代清晰,又让如此"巨大"的历史背景投射在普通人的身上,这很考验主创的功力,而《海的尽头是草原》还是用"人性"去牵动叙事,让观众在一对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中感受到了无边和煦。

每个人在爱与善的前提下

有着自己的"私心"

影片的女主人公杜思珩,有一个化解不开的执念,她懵懂于自己的身世,从上海到内蒙古的这段路途,在童年的记忆里要坐很长很长的火车,从此隔开了故土亲人。就算她来到草原生活了十多年,就算善良的额吉对她温柔如水,就算她已经有了离不开的"父亲",就算她已经能够策马驰骋如履平地,她还是无法跨过自己心里的那道伤痛裂痕。

杜思珩的人生际遇与时代的轨迹相吻合,她是三千孤儿中的一员,她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独特印记,又有着脆弱孤独的共性,他们都在努力地融入草原,但那永远的乡愁也是无法割舍的。这是悲情的起始,也是大爱登场的壮丽,这道伤痕,已经太深了,草原上那如同亲生父母般的爱,就算持续了十年、二十年,都可能会被吞噬,也许只有一生那么漫长的不离不弃,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才能弥补。

而这正是作品细腻扎实的地方,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在爱与善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私心"。杜思珩的私心是要去明了一个真相;草原额吉和杜思珩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缘分,然而,额吉也有着对于自己儿子那木汗未来的考量;杜思珩的同胞哥哥在面临分离时,也是在做着"自私的决定"。因此,影片不是在用历史来套住故事,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用不同人的人性起伏去织就历史,使得这段历史不空洞,而是带着人间的气息和热度,用海一样的胸怀去承接那悲欢离合的泪水,然后又化为大爱无声。

影片中,杜思珩在上海的亲生母亲和草原上的母亲从未谋面,却因为抚养了同一个女儿而有了情感的共通,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而这其中冷酷的一面,风雨飘摇中的无助和饥饿,却要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良善和真诚去化解。这让影片始终被一种明亮的、暖暖的氛围烘托着,就像是阿云嘎在蒙古包外擎起的那盏灯,在黑暗中,那团光晕不足以明耀四方,却能够照亮眼前的彼此,让每位观众的眼睛也泛起泪光星辉。

一个人的故事

成为了一群人的守望相助

导演尔冬升和编剧对于影片节奏风格的把握有一种溯洄而上的从容,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也是层次丰富,精准到位。陈宝国饰演的哥哥一角可谓满腔都是复杂的情绪,而他却能够在每个线索的机关闪现时,都能冷静地处置,让角色在抑扬之间,展现内心深处的沟壑与阅历。马苏饰演的"额吉"萨仁娜能够让观众忘记她是马苏,而去体会她一颦一笑中流淌出的草原母亲的宽容与慈悲;阿云嘎饰演的父亲有着一种凛然正气,其中一场与女儿星空下的对谈,展露出铁骨柔情;王锵饰演的"草原兄长"那木汗以及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饰演的马正元都洋溢着青春意气,给影片加入了少年人特有的情愫。而杜思珩的倔强与哀愁,也为人物最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从上海到内蒙古,长空碧草与沧桑人面,如同书页一般,组成了一本生命之书。历经了那么多的岁月,遇到了那么多的人,一个人的故事成为了一群人的守望相助,在两个有着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传唱。那海的浩瀚,草原的宽广,也只是人心大爱中的一隅,连绵无尽,一往而深。

本组文/本报记者 肖扬

统筹/满羿


标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