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AI) 医疗新创企业风光不再。中国就医示意图。(美联社)
中国人工智能(AI) 医疗新创企业风光不再,由于-监管趋严,加上资金收紧,这些企业可能连利润都还没拿到就关门大吉,有风投公司直言,可能会有90%的公司,死在能否获得许可证的阶段。
《金融时报》报导,根据KPMG的资料,中国10多间医疗新创企业在2017年和2018年,共募集了1.42亿美元,这相当于同期该行业的全球投资额的4分之1。这些企业主要是利用机器的图像识别技术,来满足精确医疗诊断需求。
由于中国的患者数量庞大,但优质医生短缺,AI的潜力吸引了投资者,而这些新创企业和医院合作,也获得了巨量的数据。
不过中国当局去年的监管转为趋严,要求透过CT扫描进行诊断的AI产品公司,必须申请医疗器械许可证,由于耗时需要1年,目前申请的8家公司都还没拿到许可证。此外,中国经济近年出现放缓,当局严加打击金融领域风险,让中国风险资本市场降温,使得资金收紧。
这些因素导致公司经营困难,报导引述北京数坤科技(Shukun Technology)状况,称该公司今年初融资了2亿元人民币,诊断算法正在10家医院进行试验,但至今仍在亏损。图玛深维(12 Sigma)首席执行官锺昕直言,许多知名中国医院已经和至少1家企业合作,而要拿到许可证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对新入场的企业来说,并不容易。
中国风险投资公司道彤(Dalton)管理合伙人孙琦表示,该行业2016年开始热门,当时是谁能获得最多投资,谁就是最强,但到了2018年,已变成谁能获得许可证,谁就是最强的,“我认为将会有90%的AI公司死在这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