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引述文件报导,在鸿海在威州建厂起用的供应商当中,威州供应商仅占整体约27%,并没有如当初所说的支持当地企业。(路透档案照)
自从鸿海2017年宣布要在美国威州密尔瓦基兴建工厂后,承诺将把威州放在首位,大量聘用当地供应商;然而,彭博报导,鸿海今年初说在威州投资了2亿美元(约台币61.8亿)、95%合约与当地供应商签订,但实际上根本没做到,鸿海并没有如当初所说的支持当地企业。
自鸿海和威州签订协议后的18个月里,鸿海缩小了设厂的规模和范围,同时第1年达到就业目标的82%之承诺也跳票,鸿海是否能在2032年前创造1万3千个工作机会,也受到质疑。
报导指出,今年1月,郭台铭特别助理胡国辉(Louis Woo)曾写信给威州经济发展公司(WEDC),信中指出,鸿海已经在威州投资超过2亿美元,且有95%的合约都是与威州当地企业签订。
但根据今年3月鸿海交给WEDC的支出报告,2018年鸿海在威州投资的金额为9920万美元(约台币30.6亿),其中有9270万(约台币28.6亿)用与土地征收。
另外,根据彭博检视鸿海供应链和预算文件,鸿海共列出200家供应商,其中58%供应商来自美国其他州、海外供应商占15%,威州当地的供应商仅占整体约27%,明显和当初胡国辉的说法有所出入。
彭博询问鸿海,为何报告中的金额只有胡国辉当初说的一半?1名鸿海发言人向该报表示,这项报告不包含鸿海在当地的其他重大投资,实际的投资额远远超出合约内向WEDC报告的情况;另外,鸿海发言人也指出,胡国辉所说的95%与当地企业签订,指的是“建筑”合约,而非所有的供应链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