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隐形冠军(3)(中央社记者苏木春台中6日电)三能烘焙曾为研发而报废近千烤盘,总经理萧凯峰建议年轻创业者,一定要评估创业特质,最好有团队在产品技术、市场行销与财务管理分工合作,这3件事打好基础较有竞争力。他说,创业不是一、两天的事,务必要务实,不要看到其他人成功就想一步登天,从技术研发到生产产品、建立品牌,不能好高骛远,先顾好产品品质,这需要时间慢慢耕耘,有多少钱做多少事,要投入多少资金须完整规划。萧凯峰语重心长,来自三能食品器具股份有限公司创业初期的步履维艰。公元1982年设立的三能草创时期相当辛苦,商品项目少、精致度不足,创办人之一张瑞荣坚持专注烘焙用具研发,花半年实验,报废近千个烤盘,成功将1980年代坊间使用,但易生锈的黑铁烤盘,应用汽车镀铝技术改良,解决生锈问题。张瑞荣持续专注烤盘改良,引进新技术将镀铝改为铝合金、表面处理到不沾技术,成功将产品打进市场。回忆创业时的筚路蓝缕,萧凯峰说,市场变化快速,早期产品聚焦商用,销售对象不是终端消费者,主要锁定在中央工厂与经销商,2013年开始因整体环境及人民消费习惯改变,加上食品安全问题,朝家用发展,发展品牌,加强布局家用市场。从无到有,三能靠的是研发传统,研发中心主要设于台湾,目前有全球118项专利,萧凯峰说,研发能力与开发速度非常重要。三能向经济部技术处申请“设置研发中心”科技专案计划,引进硕、博士研发人才,透过聘用高素质人力,让集团专利数与研发质量快速提升。回首来时路,三能从早期10多样产品,现在有近3000样产品、全球员工近千人,有近8成亚洲烘焙器具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欧美、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澳大利亚与菲律宾等国,2017年营收超过新台币20亿元。不过,如同许多台湾产业,三能在中国市场面临低价产品与仿冒品竞争情况,在张瑞荣要求持续创新与坚持食品安原则下,萧凯峰分析,保持优势最主要就是坚持食安。他说,三能系列产品中,只要是会接触食材的器具,同样是不銹钢,会采用食用级材质;此外,公司自有表面处理产线,避免委外生产时,造成产线上因生产其他非食用级商品造成的食安疑虑,“品质是企业的生命,食安是品牌的良心”。近年政府推动新南向政策,萧凯峰说,大家都乐观其成,尤其烘焙器具产业,与人口红利、国民所得有很大相关,烘焙业在东南亚有发展潜力,但目前在东南亚遇到当地政策问题,如传统产业设厂较不占优势、关税及台商特区等需求,希望政府与新南向国家谈判,签订双方投资优惠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