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爽报娱乐新闻 YesDaily.com




文化底蕴结合创意包装 北市西区风华再现

发布时间:2024-12-27 爽报 YesDaily.COM 209
当台北市东区店面苦于高房租而歇业他迁之际,人潮回流的西区正翻身崛起。老西区人认为,西区跨3世纪的文化历史底蕴在新创意包装下,西城古今交融的风华再现。

大台北的发展早从清朝两岸贸易开始,促使大稻埕和艋舺(万华)一带传统市集的商业蓬勃,带动茶叶、药材、南北货等相关产业的交易与发展,富商巨贾穿梭西区一带,繁华耀眼。

时序推移至今,台北市从中山南北路以西至万华淡水河边一带,都算是西区的范围,但不同地段商圈,各有风貌。

从中山南北路到重庆南北路以台北车站为主轴,因交通而产生经贸的商圈;重庆南北路到汉口街的北门商圈,则充满了日治时代都市规划轨迹的棋盘街道;汉口街到长沙街一带则是观光客为主、日夜生活都精彩的西门町。

台北市西门文化创意协会创会会长、已在西区居住超过一甲子的文史工作者黄永铨表示,台北市西区的城市规划早从清朝日治时便开始,到了1920年有了市区改正计划,分成好几个町,西区一跃成为全台最繁荣地区。

直到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百万人口移来台湾,外地人到台北,出了火车站就属此地最热闹,1961年接连着8栋楼的中华商场落成,南北杂货、各省食品应有尽有,在中华商场吃着“点心世界”的锅贴,配着纵贯线火车通过栅栏放下的的当当声,更是多数台北人年轻时的记忆,那是西城风光鼎盛的时代。

黄永铨说,随着台北市铁路地下化、捷运板南线开工以及中华商场在1992年10月拆除,西门一带很多公有地遭占用,市容混乱,风光不再;继之而起的是东区的繁荣和新潮,吸引台北人的目光,加上台北市政府从长安西路搬到信义计划区,更确立东区的闪亮明珠地位。

虽然人气退潮、风光不再,但却抹不去西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休养生息后,等待重新撢掉灰尘、包装再出发。

黄永铨分析,从1994年底台北市首任民选市长起,历届市长大力支持西区轴线翻转计划,加上1989年完工的铁路地下化,和1999年完工的捷运板南线,大幅改善市容,因交通便利带来的人潮,重新活络西门町。

市政府在改造路型之际,也顺势收回许多被占用的公有地重新活用,黄永铨形容,西区彷佛有了新生命,形成古迹、商场、商店街、行人徒步区的经营型态,让西区颇有人潮再现、回复过往商业发展的活力。

标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