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失能险停售风潮,保险业者提醒, 勿盲目抢购,挑选可掌握“三要二不”原则。(图/磊山保经提供)从去(2018)年底到今年初,寿险圈吹起“保证给付型”失能扶助险(残扶险)停售风潮,甚至传出仅存的保单也将在4月停售,更令民众趋之若鹜。不过,专家提醒,与其跟风抢购,不如秉持“三要二不”原则投保失能险,才能买得最划算。失能险这几年在国内接受度攀升原因有二,一是失能发生概率太高,二是照护失能费用太贵。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目前台湾身心障碍人数逐年攀升,至2017年底已有116万人,占总人口数5%,相当于每20人,就有1人因意外或是疾病而领取身心障碍手册,再加上国内人口老化,人在年纪大后无法避免身体机能衰退,更使民众对失能照护的危机意识大增。此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估,长期照护潜在需求为7至9年,而依卫福部统计,国内25至54岁青壮年重度失能后平均可再活超过20年,65至74岁老人失能后平均可再活10年以上,若以每月需要5万元照护费用计算,1年开销达60万元,若存活10年,需花600万元。而一般人会接受失能险,大都是周遭有人遇上了。磊山保经诺亿特许事业部首席执行官赖柏翰就表示,历经奶奶中风15年后,外婆又失智,多年不间断的照护,让他对失能险格外重视,他不讳言,自己的失能险额度多达500万元。赖柏翰认为长照有三宝,分别是长期照护险、类长照险(特定伤病险)、失能扶助险,当中又以失能扶助险卖得最好,因为不论是疾病或意外导致1至11级失能均可按失能等级表理赔,减少理赔争议,费率也相对长期照护险便宜。也因此,近来多家寿险公司停售长照险的话题一路延烧,赖柏翰解释,失能险停售,并非全面停售,主要是保证给付型失能险,因再保公司不再承保导致。目前已有不少商品停售,仅存产品恐怕无可避免也将停售。不过,赖柏翰提醒不宜盲目抢购,还是要好好挑选、规划,不妨参考“三要、二不”原则。所谓“三要”依重要性顺序为“第1至11级失能给付额度要高”、“扶助金要有保证”、“要有豁免保费”。他分析,多数人投保失能险只比较第1至6级失去工作能力或第1至3级失去生活能力的的理赔额度,却忽略第1至11级可提供一次性给付的失能保险金。以胸腹部胀气为例,通常医师会嘱咐不宜过度劳累工作,却因列在第7级,得不到生活扶助金,故拉高第1至11级失能给付有其必要。再来是扶助金有保证给付对保户比较有保障,当中可进一步比较是否提供分期给付、一次拿(贴现)的选项;而豁免保费则是确保身体出状况时,不致因缴不出保费而失效,市面上多数产品设为第1~6级失能即豁免,建议挑选豁免级数愈广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