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
——卡尔·荣格
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分析心理学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
一帮95后的小姑娘在单位聊天,85后的通哥好生尴尬,坐在一旁,却只有偷听的份。她们大多单身,有男友的也还未到谈婚论嫁的地步。
一位刚毕业的大学生菡菡说:“人活就这么几十年,前二十年为父母活,按步就班的走到大学毕业,毕业后也这么几年是自由身,再过几年等结婚生子,就是为孩子而活了。”
在这位同事身上,可以看到千千万万中国父母的影子,他们甘愿放弃自我,为子女而活,仿佛在人们的信条里,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失去自己的生活,一切为了孩子,一切围绕孩子,不然就是不称职?
不仅如此,你还将微信昵称变成了XX妈XX爸,头像换上孩子的照片,每天的活动都仅限于孩子吃、喝、拉、撒、睡、玩、学、乐?
显然,这些宝爸、宝妈,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孩子身上,自己俨然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孩奴”。
然而,这样的教养方式看似一切为了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反观孩子他们也会觉得受到压制,不自由。
网上盛传一些话想想不无道理:
我都是为了你好
有太多父母打着“我这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帜,将孩子看作是自己未竞心愿的代偿乃至生命的延续。
我都是为了你好,其潜台词是我(ni)都(jiu)是(bi)为(xu)了(ting)你(wo)好(de)
糖衣的外表之下,其实是以爱之名的伤害?
“一切都是为了你,我为你付出一切”,所以你必须(以我希望的方式)回报我,对我言听计从。
“为你好”,所以无论你认不认同,你愿不愿意,你都必须理解和接受。
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控制”是这句话里最核心的目的。我始终认为,只有控制不了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的人,才会想去控制别人,而最佳人选,就是他们的儿女。
“我都是为你好”这句话就像一把心锁,他们戴着以道德之名的面具,束缚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却还深信自己是爱着他们的父母。
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
chapter 02
“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这种妈妈经常用自己的感觉代替孩子的感觉,用自己的想法压制孩子的想法。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我都是为了你好。
与其说是关心孩子,不如说这只是在关心自己的想法是否得到落实,是否得到回报。我们感觉自己是富于责任感的妈妈,但实际上孩子只感觉到了控制而不是爱。
我们总说要在心理上给孩子最坚定的支持,其实信任与欣赏就是最大的支持。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决定,相信她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
成功是失败的儿子,没有失败哪里得来成功。有些事哪怕孩子做得很不好,你也要允许她去犯错,去经历,平和地接纳他人生的不完美与不精彩。不要害怕失败,失败经常是有价值的,尤其对青少年,不去犯些错,哪里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不要担心自己关心少了,孩子就会出什么问题,或自己这个当爸妈的做得不够。请相信你管得越少孩子会越好,一定要树立这个信念。
chapter 03你生活的不好,如何期待孩子的人生变得不同
从心理学上讲,家庭中的核心关系应该是夫妻关系,但现实是许多父母处理不好夫妻关系,所以才处处以孩子为中心,以掩盖、逃避不佳的亲密关系。
作为父母,一定要找到孩子以外的生活,比如夫妻需要单独相处,个体需要独处。不然很容易在“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漩涡中走不出来。
除了面对孩子,为人父母一定要学会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不能天天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多寻找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从事,如美容、瑜伽、和朋友谈心等。
懂得转移生活重心,不要让自己的生活里只有孩子,这样反而会更利于孩子的自我成长。
引用精神分析大师荣格一句话: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没有好好过日子。
心理学上也经常强调:给子女最好的爱,就是爱你的配偶。好好过日子,首先就是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给让孩子看到,在工作之外,你还能处理好你和配偶的关系,并且是带着爱的感觉的。
父母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和价值感,这让孩子觉得自己也会像他们一样,努力追求自己的学业进步和身心成长,如果不是这样,父母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孩子会感到窒息之外,还会以父母为影印,勾勒自己的人生。
你觉得是为了孩子好,丧失了自己的生活,可以帮他安排一个完美的人生,可他觉得自己受到监视、被控制,只好时时处处和你对着干。
这时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就显得非常的难能可贵,对孩子的尊重最主要的一个表现就是,他们的事情,一定要独立。总结一句话就是“非请莫帮,请了必帮”。
切忌一切为了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