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爽报娱乐新闻 YesDaily.com




大美新疆《吐鲁番不为人知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4-11-26 爽报 YesDaily.COM 207

“上天所赋予她的生命是有限的,因为正如白驹过隙一样,不会拖延;正如闪电一样,不会留驻。岁月到了它的末端,生命也消耗尽净,翡翠树干枯了。她永远离开了这些时日,永远冲破了这人间的苦难之网。”这是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里一位姓贾的妇人的墓志铭。墓志铭写于公元667年,距今1343年。读著这段华美的墓志铭你会有一种感觉,一切都没有逝去,死亡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它不但不能阻断时间的流逝,反而塑造了永恒。这个女人无论美丑贫贱富贵,她都曾拥有过如花般的生命,这个生命一叶一枝的凋落,是那样的惊心动魄。

吐鲁番仿佛一个前世今生的梦,华夏儿女就应该去探寻这前世今生的神秘之梦。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4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拉克,而这四个文化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敦煌和新疆地区”。而敦煌和新疆地区里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就是吐鲁番了,所以吐鲁番又被专家们称作“新疆的地下博物馆”。

我们无法穿越时空遍游古今吐鲁番,但我们却可以在这短短一天的时间内感悟最精华、最浓缩、最富神韵的吐鲁番。千百年的吐鲁番只为四句话而倾倒:一佛,二绝,三谜,四最。

一佛就是佛教文化,历史的吐鲁番曾是佛教的圣地,至今在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的吐鲁番都保存有很多佛教的遗迹。吐鲁番、西域、乃至印度被古今广大世人所熟知,都离不开吴承恩笔下浪漫的《西游记》,羸弱的唐僧在三位徒弟的辅佐在下前往西天取经终成正果。而现实中的唐僧却是孤身一人、历经千难万险才完成此壮举的。

据中国佛教协会已故副会长、上海龙华寺原方丈明阳法师七十五岁时所述:“唐贞观三年,玄奘法师修本请奏,决志西行,但没有得到批准。由于求法心切,只好从长安潜行出关,白昼隐伏,夜间赶路。当时正值八月,秋高气爽,法师踏上了万里求法征途。玄奘法师历尽艰难险阻,饱尝风刀雪剑,以惊人的毅力,百折不回的壮志,在冰天雪地和荒漠中度过了漫长岁月。法师曾经在益州空慧寺里遇到一个生病的和尚,这位和尚得知玄奘法师要去天竺求法,非常欢喜赞叹,同时又说,去天竺国要经过很远很远的路,中间有不少的流沙和弱水,路上十分艰苦,也会碰到许多危险和惊恐。这位生病的和尚,就发慈悲心,赠与白玉一块并口授了三世诸佛的心要法门《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他一再叮嘱玄奘法师,在苦难危急时刻,只要手持白玉一心恭敬念诵《心经》,就可以确保平安,远离一切苦难。到了第二天早上,玄奘再去看望这位和尚,他却已经离开寺院走了。玄奘出了大唐国境后,在西域新疆的漫长旅途之中,凡遇到困苦厄难危急情况,或在缺少粮食、饥渴难忍的时候,乃至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法师都持白玉随时随地至诚念诵《心经》四十九遍。由于至诚感通,当下就得到灵应,离苦得乐,转危为安。法师经过千山万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中印度。在佛成道处摩竭陀国的那烂陀寺,当玄奘法师绕坛礼拜时,忽然又看到了在空慧寺里遇见的那位和尚。玄奘法师向他合十行礼后,对他感激的说:“蒙您赠与白玉口授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的《心经》,我在来此的路上,每当遭遇一切艰苦厄难,总是一心诵念。仰仗白玉与《心经》的护佑,都能化险为夷,处处顺利,安全到达了西天,满我心愿。谨向您表示诚恳的感谢。”

丝绸之路的前身玉石之路演绎了玉门关的神话,也见证了吐鲁番的刀光血影,昔日的周穆王不远万里求得西王母相赠的白圭,却无法越吐鲁番一步。吐鲁番扼守着当时通往中原的唯一玉石通道,杀戮也从此未曾停止过。从东方人到西方人的首次争夺、到匈奴与汉朝的血战、到大唐与突厥的你死我活、到蒙古人的屠城、到阿古柏带来的空前浩劫,这条路比任何地方都更能让人嗅到死亡的气息。人活着最重要的不是金钱也不是权利,而是健康与快乐,为我们这趟行程能安全与快乐,小孙特为全体朋友至诚念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护佑诸位满其心愿。

观自在菩萨 行深 般若波罗蜜多(1)时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 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 无无明 尽

乃至 无老死 亦 无老死 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陲(duo) 依(2)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3)故

得 阿耨(nou)多罗 三藐三菩提

故知(4)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5)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二绝,苏公塔、阿斯塔纳古墓群。

每个旅游胜地都有自己的旅游标识,都有城市的象征,吐鲁番地区旅游标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草绿色图形环绕的苏公塔。绿色图形中镂刻九只共命鸟及英文“中国吐鲁番”。一部分为维吾尔文及中文“中国吐鲁番”。

苏公塔: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百座名塔中唯一一座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塔。苏公塔的主人额敏和卓为维护国家统一戎马一生,苏公塔也是吐鲁番地区的标志。

共命鸟:出自古老的佛经故事。相传这种两只头的鸟生活在极寒冷的雪山之上,两只头可以一醒一睡。一天,醒著的头独自吃下了一朵香花,睡着的头醒来后非常忌妒,它吃下一朵毒花,毒死了另一只头,也毒死了自己。既然是去吐鲁番旅游,希望我们这里不要出现吃毒花的朋友,因为我们不是两头共命鸟,而是一只有着几十个头的共命鸟,辛苦了一年就指望今天好好体验下,也许一个不和谐的举动不仅使自己心情不爽,也伤害了在座的其他朋友。

1975年,在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古墓群,出土了公元5世纪的共命鸟纹刺绣。

阿斯塔那古墓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它所出土的文物装备了许多专业性的博物馆,堪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被誉为吐鲁番的地下博物馆,在国际考古界、历史学界都享有相当高的地位。如果说苏公塔是吐鲁番的肉身,那么阿斯塔那古墓群就是吐鲁番的灵魂之所在。阿斯塔那古墓群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处可以去千年前的真人家中做客,并面对面与真人交流的地方。

苏公塔独具特色的伊斯兰建筑艺术风格,代表维吾尔族和伊斯兰文化;苏公塔与代表佛教文化的阿斯塔那共命鸟共用,象征着东西方文化和多种宗教的交汇与融合。同时苏公塔与阿斯塔那共命鸟共用,也象征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但凡有着爱国情结的人士都会驻足两地,轻轻地留下自己的印迹,洗涤灵魂深处那一团热烈的爱国之心。

三谜,、哈密瓜、万佛山、烤全羊。

吐鲁番第一迷是哈密瓜原产地之迷,事情要从1995年说起。这一年哈密地区申请注册哈密瓜原产地证明商标。理由很简单,哈密瓜产自哈密,其原产地证明商标当然归哈密所有。然而,哈密人的做法惹恼了近邻吐鲁番人。吐鲁番人认为,哈密瓜真正的原产地在吐鲁番,哈密人不过是沾了皇帝老儿的光。因哈密王把吐鲁番产的美瓜贡献给皇帝,才使其有了"哈密瓜"之名,总不能因此把它的原产地也挪地方吧?哈密人也不干,他们认为,吐鲁番从未归哈密王管辖过,而且,哈密在康熙年间给皇上贡瓜时,吐鲁番一直在准噶尔的统治和骚扰下,哈密吐鲁番间的往来被隔绝,哈密王怎么可能从吐鲁番采了瓜去进贡呢?再说了,这不是犯有欺君之罪吗?

吐鲁番人反唇相讥:吐鲁番产瓜历史悠久,"哈密"这个地名才出现几天?在明代设哈密卫之后,才见于着录,以前连"哈密"都没有,何来"哈密瓜"?

于是,这场原产地争夺战一打就是7年,其间双方均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来考证哈密瓜的原产地归属,甚至还邀请了外省区的专家为双方提供依据。

"哈密瓜"的原产地究竟在哪里,还真是个谜。不管它源于哪里,有一点是肯定的:新疆甜瓜的出现,远早于"哈密瓜"一词的出现。更何况,在内地很多人的概念中,"哈密瓜"不过是新疆甜瓜的一个称呼,已成为泛指了。

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高昌故城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干缩的甜瓜,其种子形态与现代的栽培种完全相同,这座古墓经考证为公元265一416年间的墓葬。

"哈密瓜"一词最早见于公元1773年的《回疆志》。该书记载:康熙初,哈密投诚,此瓜始入贡,谓之哈密瓜。"清朝时期,新疆的甜瓜种植达到了鼎盛,特别是自康熙年间哈密王把甜瓜作为贡品进献皇帝得到高度赞扬后,新疆的甜瓜从此以哈密瓜之名萤声中国。

尽管哈密瓜原产地尚没有最终的结论,但令人欣慰的是,哈密与吐鲁番的原产地证明商标战还是落下了惟幕。为了保护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双方达成共识:成立哈密、吐鲁番哈密瓜协会,以协会的名义,双方共同申请注册"哈密、吐鲁番哈密瓜"原产地证明商标。

哈密瓜原产地之迷或许是个永远解不开的迷,但目前供应国宴的哈密瓜却的的确确是来自吐鲁番的皇家瓜园,故有新疆甜瓜甲天下、皇家甜瓜甲新疆一说。

吐鲁番第二迷是万佛山之迷,万佛山又名葡萄谷是火焰山脉中最壮观最有佛缘的一段,也是《西游记》火焰山实景采景地。万佛山脚下流传着这样一段励志铭:小鸟无翅膀不能飞,人无志气无作为;不怕山高路远,就怕意志不坚;语言只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没有崇高的理想,青春就将枯萎;没有伟大的志愿,生命就将暗淡无光;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你将一生坦途。这里是唯一可以随木栈道登临火焰山的地方,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没有过不了的火焰山”就是指这里。登临火焰山,放下过去的所有包袱,又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一步迈过,将会迈过人生的所有坎坷。在寸草不生的万佛山脚下有吐鲁番唯一一处最古老的葡萄种植园葡萄谷,这里的葡萄品种几千年来完整的保存了它的原貌,没有任何变化。葡萄谷里也只有一户人家,至于什么时间就住在这里,户主也说不清楚。万佛山得名来自西天取经的玄奘,玄奘当年看到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刻画出的万佛形象,既然不顾西天取经之急迫,在此驻足半月之久,这半月他干了什么,《大唐西域记》里并没有加已注明,这至今也是史学界与佛学界的一大待解之谜。

吐鲁番第三迷是烤全羊之迷,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高级筵席中,如果有烤全羊餐车出现在宾客们中间,整台筵席将顿时生辉,显得格外豪华阔绰,为宴会增添异常丰富的色彩。吐鲁番的烤全羊只有历代的王公大臣才有机会品尝,并且制作的技法只有吐鲁番郡王的王府厨师所掌握。直到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的特使来吐鲁番,吐鲁番郡王用烤全羊与穆赛来斯招待了特使,特使是蒙古族,从小吃烤全羊长大,但当他口含第一块吐鲁番烤全羊时,整个表情顿时僵硬起来,一种从没有过的感觉从舌尖触动到全身各个细胞。特使离开时也带走了王府的厨师,紫禁城里的乾隆爷当品尝到这名厨师亲自做的烤全羊时,顿时龙颜大怒,特使与厨师均被治罪。特使与厨师都没有想明白为什么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制作流程,却有天壤之别。乾隆爷这一生都没有品尝到吐鲁番正宗的烤全羊,不知道这是他们三者中谁的悲哀。也有后人带着秘方离开了吐鲁番,但却没有能做出原味的烤全羊,这一谜团至今还是没有答案。

四最,最热、最干、最低、最甜。

吐鲁番古称“火洲”,是中国气温最高的地方。据观测,这里的最高气温达到49.6度,地表温度也曾达到过摄氏82.3度的高温,当地民间有“沙窝里蒸熟鸡蛋、石头上烤熟面饼”的说法并非虚构和夸张。

吐鲁番气温高于摄氏35度的炎热日年均100天以上,高于摄氏40度的酷热日年均35~40天。唐代诗人岑参在《经火山》一诗中写道:“我来严冬时,山下多炎风。人马尽汗流,孰知造化功。”形象生动地刻画吐鲁番炎暑逼人的情景。

与酷热的气候相呼应,吐鲁番也是中国最干的地方,吐鲁番盆地的降雨量极少,比称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降雨量还要少。据气象资料统计,吐鲁番盆地西南部的托克逊县年平均降水量仅3.9毫米,吐鲁番市区为16毫米。当地人说,吐鲁番降雨非常稀疏,只要人站在雨点之间,就不会被淋湿。

吐鲁番盆地是全国地势最低的地方,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面积就有4000多平方千米,其中有2000多平方千米低于海平面100米以下。整个吐鲁番盆地的最低点是南缘的艾丁湖,这里低于海平面155米,是全国地势最低处,也是世界第二低地。

封闭的盆地,稀薄的云量,极高的气温,丰富的热能,使吐鲁番盆地的农业发展具有其他任何地区难以具备的自然条件。吐鲁番的无霜期平均达到268天,如此丰富的热量资源为农作物和瓜果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吐鲁番出产的无核白葡萄是世界上最甜的葡萄,其糖度可达到27%,而葡萄干的糖度甚至可达到80%以上。当地人认为,吐鲁番理所当然成为世界上最“甜”的地方。

而最甜的葡萄干并不是最好的葡萄干,最好的葡萄干应该是绿色环保、安全营养的葡萄干。葡萄原产于西亚,西汉时,随着张骞出使西域,葡萄被引进到中原,葡萄在全世界水果类生产量约占四分之一,目前全世界已形成数千个品种,吐鲁番盆地出产的无核白为果中名品,史书上曾有一匹红绢换一斤葡萄的记载。而依照传统工艺4至8斤的葡萄可制作一斤葡萄干。葡萄干营养成分丰富,不仅含有一般干果所共有的糖、酸、矿物质,而且含有与人类健康亲密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叶酸、维生素等。近来研究表明,葡萄干中含有的白黎芦醇和多和维生素,对防治癌症和心血管病有良好的作用。葡萄皮中含有抗氧化剂,纤维素果胶质和铁等元素,可以补足人们饮食中缺乏的营养。另外,葡萄皮中含有黄酮类物质,能促使血中的高密度蛋白升高,从而降低血中有害胆固醇,防止动脉粥硬化,保护心脏。而且有研究称,葡萄皮的颜色越深,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越高,所以“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再是一句简单的调侃话,而是有科类依据的。葡萄籽里含有一种叫做多酚的物质,它的功效比维生素C,维生素E高数十倍,而且葡萄籽进入进入人体后,容易被吸收,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皮肤衰老效果甚佳。所以在法国,经常会看到他们吃葡萄连皮带籽一起食用。他们还流行一种葡萄籽面膜,就是用葡萄籽榨油,再与蜂蜜和在一起,涂在身上和脸上,以起到疏通脉络、扩张血管及滋润皮肤、消除雀斑和黄褐斑的作用。


标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