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景泰蓝工艺是从西亚传来的,日本的七宝烧工艺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二者同属珐琅制品。
一般来说,附着在陶或瓷胎上的玻璃质称为釉,饰在金属物上的则称为珐琅。景泰蓝和七宝烧同属珐琅制品,在中国的珐琅制品中,有铜胎掐丝珐琅、錾刻内填珐琅、微绘珐琅。铜胎掐丝珐琅就是俗称的景泰蓝。而日本七宝烧的说法,是说明这种器物烧造,需要耗费大量的珍贵材料,二是说七宝烧有如七宝一样的光泽。七宝为佛教说法,一般解释为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
珐琅工艺起源于波斯,中世纪时盛产于西亚、阿拉伯以及东罗马帝国区域。元朝,蒙古帝国西征时,带回大批烧造珐琅的工匠。那个时候,蒙古人之所以会喜欢上珐琅,应该是游牧民族习惯使用金属制品,而珐琅工艺便是在金属的胎上进行艺术创造,所以深得当时的蒙古贵族所喜欢。
景泰蓝最早在文献中的记载出现于清雍正年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景泰蓝并非是源于景泰年间,是因为景泰蓝工艺是在景泰年间真正的趋于成熟,而颜色又以蓝色为主,所以被称为景泰蓝。七宝烧最初的工艺就是从明代传过去的,那时候的景泰蓝还有着玻璃感的釉色,从这一点上来说,日本的七宝烧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
掐丝珐琅,掐丝珐琅是所有珐琅工艺中最复杂的,也是最为顶尖的,“景泰蓝”就是掐丝珐琅的一种。顾名思义,掐丝珐琅是在金属胎底上先用金属丝线勾勒出图案的轮廓,使用天然粘合剂固定,再焊接到金属胎上。然后将不同颜色的珐琅釉料填充到勾勒好的轮廓里,这些珐琅釉料由研磨成细粉的矿石和金属氧化物构成。将金属片放入温度在850至900摄氏度的特制火炉中焙烧,釉料会因高温而改变颜色,产生鲜艳的色彩。
景泰蓝是以珐琅质做成,珐琅质是不透明的,而七宝烧的表层是玻璃釉。景泰蓝的颜色是将颜色混入到珐琅质中,七宝烧的色彩是在玻璃釉下,这是最为直观上的工艺区别。
具体工艺上的区别,景泰蓝在器物上一般是满工的,掐丝布满整个胎体,掐丝用铜丝,然后点蓝就行烧制。七宝烧一般在胎体上施一层红色水银,然后在水银上面掐丝做出图案,掐丝为银丝,点蓝,烧制而成。七宝烧大多是在器物的正面做出图案,不会出现满工的情况。
繁复之美与简约之美,这既是工艺上的直观体现,也是迥异不同的艺术风格上。
七宝烧和日本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喜欢运用纯色,讲究简约的风格,但又区别去拙笨而庄重的作品,整体还是偏华美。特别是玻璃釉的使用,让整个的作品,显得很清丽,更为灵动。
而中国景泰蓝的讲究的是气度,本身最初就是皇家工艺,所以制作起来不计成本,最初的景泰蓝,各种颜色几乎与矿石的原本色毫无二致,大概是用了天然矿石的缘故,而在作品的器形上,大都崇尚古风,以青铜器作参考。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过关于日本是否窃取了中国景泰蓝制造秘密的传闻。事实上那时候的中国景泰蓝在国际市场上已经远远落后于日本七宝烧了,景泰蓝的价格仅有七宝烧的四分之一。
当然,那个时候中国景泰蓝市场很混乱,由于特种工艺品可以国外迅速捞取外汇,国家鼓励发展该行业,良莠不齐的景泰蓝厂质量无法保证,彼此又互相压价竞争,造成很恶劣的影响。反观日本的七宝烧一直作为国礼和高档礼品,技术上越发成熟,在市场上也一直备受追捧。
七宝烧之于景泰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同为顶尖的艺术品,在市场却受到冰火两重天的待遇,是足够引起我们反思的。
参考文献:
1锺连盛 景泰蓝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月刊
2刘寿凤 景泰蓝和七宝烧:珐琅艺苑两朵东方玫瑰 东方收藏
喜欢就订阅: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