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爽报娱乐新闻 YesDaily.com




汝窑美益留千载

发布时间:2024-12-26 爽报 YesDaily.COM 225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上百次实验和研究,1958年烧制出第一批豆绿釉工艺品,1983年8月汝窑天蓝釉经过专家鉴定,均达到和超过宋代汝窑水平。从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张名片。

汝窑只兴盛了短短20年,留存至今的珍品不足百件。

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古汝瓷藏品。

五千年中华文明史里,想选出一个最强的朝代,可能众说纷纭,汉、唐、明、清,各有各的威武与富足。若想选出一个最美的朝代,答案就很简单——宋代。那是一个属于艺术的时代。宋代诗词,把中国古代汉语的美发展到极致;宋代书画,代表了中国文人的最高审美;而宋代的瓷器,则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巅峰。

世人流传着宋代有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的说法,其中以汝窑为首。但所有窑中,又以汝窑真品最为难得。“纵有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一句民间俗语,道出了它的珍贵。

岁月不仅吞没了汝窑,也吞没了那些关于汝瓷的记载,如今只能推断出汝瓷兴于北宋徽宗时期。 《环球人物》记者分别采访了吕成龙以及河南汝瓷专家王延军,从他们口中了解到宋徽宗与汝瓷间的独特缘分。

一个迷上艺术的皇帝

宋徽宗画像

提起这位徽宗,后世褒贬不一。论治国,他绝对不是个好皇帝。《水浒传》里有段对他的描写:“这端王(即后来的徽宗)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御弟,现掌东驾,排号九大王,是个聪明俊俏人物。这浮浪子弟门风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不必说。”

还没即位时,身在端王任上的徽宗就没打好基础,等当上了皇帝,不但没往励精图治的方向发展,反而比以前更会玩!

他在位仅25年,北宋朝廷就搜刮了20年花石纲,专门从南方运送奇花异石供他赏玩。他自己不擅治国,更可怕的是连能臣也不识,觉得这人书法不错,提拔;那个人画画不错,提拔;甚至连蹴鞠好,都能被重用。于是,以奸佞出名的蔡京、童贯、高俅之流便把持了朝政。

可宋徽宗也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子文豪。在书画领域,他是瘦金体和工笔画的创始人,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

他还是一位通道的皇帝。当时,众多的道士们很体面地出入宫廷,号称“金门羽客”,宋徽宗则被尊称为“教主道君皇帝”。

总结下来,可以说,这位皇帝在位期间,北宋国势日衰,道教“无为”之说大行其道,然而艺术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瓷器也包含其中。

雨过天青云破处

北宋汝窑青瓷莲花式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012年成交的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关于汝瓷的来源有个美好的传说:

宋徽宗曾做过一个梦,梦到大雨过后,远处天空云破处,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着迷。醒来之后,他便写下一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拿给工匠参考,让他们烧制出这种颜色。一时间,不知难倒了多少工匠,最后汝州的工匠技高一筹,烧出了令宋徽宗满意的天青色。而天青色釉也就成为汝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在专家们看来,传说仅仅是传说,无论是宋徽宗的梦,还是他写的这句诗,在历史上都找不到史籍印证。

南宋人叶真所著的《坦斋笔衡》中倒是有一段关于汝窑兴起的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几句话,包含了汝窑兴起的关键密码:首先,朝廷最初是御用定窑的,但那里产的白瓷“有芒”,不堪使用,于是换了汝窑;其次,汝窑产的是一种青色的瓷,当时的唐州、邓州、耀州都烧青瓷,但汝窑的质量最佳。

在河南汝瓷专家王延军看来,这种说法有一定可信度。“有芒”指的是瓷器有“芒口”。“它和烧制瓷器的方式有关。定窑是覆烧法,底在上,器物倒扣著,口在下。扣著烧的好处是一个窑的产量大。但如果扣著烧,口就不能上釉,因为有釉就粘连了。于是便形成不光洁的涩圈。”

吕成龙所长则代表了另一种观点:“以皇家的权力,解决定窑白瓷芒口的问题还是很容易的,不追求产量,下令让正著烧就可以了。可见这里的芒,并不是‘弃定用汝’的主要原因。”

吕成龙认为,宋徽宗对汝窑的钟爱,与他崇通道教有密切关系。“宋徽宗本身是一个艺术家,也是一个道教信徒。道教以清淡为美,最不爱雕饰,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青色本身比较符合道家的审美观。而青瓷里,越瓷介于青绿之间,耀州瓷是橄榄色,只有汝瓷,介于蓝绿之间,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冷暖适中,内敛,不张扬,在视觉上使人感到非常舒服,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

吕成龙还提出一个观点:“当时的汝瓷,从审美上和宋代的大环境也是有关的。宋代流行婉约词,就连豪放派的词人苏轼都会写一些清泉、明月、小溪,他的风格中也有婉约的一面。苏轼的词,高出人表;汝瓷的天青色,高出众窑。”

天青色如此独特,关于如何烧造的,最著名的传说就是在釉料里加了玛瑙石。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就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十窑九不成

汝瓷随着宋徽宗的喜爱而登峰造极,却也伴着宋朝的衰败而销声匿迹。专家们推断,最迟至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都城沦陷,徽宗、钦宗以及皇室3000余人被金国俘虏,专供宫廷的汝窑就再也没有烧制过。大部分史学家都认为汝瓷不过兴盛了20年。

“为皇室生产器物是极其特殊、隐秘的事情,烧出而没有被选中的瓷器,都要悉数砸碎、毁掉、埋掉。而汝窑本身更有‘十窑九不成’之说,成器很少。再加上总共就为皇室烧了20年,汝瓷在北宋末、南宋初已属珍品,越往后越发珍贵。”王延军介绍说。

近30年来,王延军一直在试图仿制汝瓷。 至于颜色就更难了。“烧造汝瓷用的是倒焰窑,上下温差较大,在小小的窑室中,很难做到均匀加热,瓷器窑位不同,颜色就不同。另外,它和钧瓷不同,钧瓷是铜还原,汝瓷是铁还原,含有微量的铁,因此颜色为青;而釉料又不含任何人工化学成分,是数十种天然石料配成,关于原料和分量,都没有流传下来。”

北宋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曾尝试过复烧汝瓷,但没有一次获得成功。“特别是明清时期,宣德、雍正、乾隆等数代帝王都曾招募天下最优秀的工匠,在景德镇建御窑仿制各地瓷器,其他宋瓷都可以仿到乱真,唯独天青色的汝瓷是无法如愿仿造的。直到现在,也很难达到百分之百,只能说接近。”王延军说。

李苦禅先生曾写过:“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而据吕成龙统计,传世汝官窑完整器现如今不足百件,最集中的地方也不过几处:北京故宫博物院20件,台北故宫博物院21件,英国达维德爵士基金会12件,上海博物馆9件。

“似玉、非玉、而胜玉”,汝瓷留下了中国陶瓷史上最美的一页,虽遭难厄,但后人的不断研究、仿制,想必能让它有老枝重发、浴火而生的一天。

想亲眼看看宋徽宗梦里的天青色有多美吗?

特征

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宋代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汝瓷文化又是宋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汝窑资料(5张)

它以其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在我国青瓷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重要标志。

明代的曹昭在《格古要论》里这样说:“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这说出了汝窑的一些基本特征。

造型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

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汝窑器有瓶、尊、盏托、碗、盘、洗、奁、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数还有堆花、印花等装饰,底部更有青花年号款,多是用刀笔刻画,和印花、模印等工艺。如:天青花草纹鹅颈瓶、粉青履莲盏托、天青莲花瓣深腹盂、天青牡丹花龙纹钵、莲花纹钵、辐射纹荷叶器座、辐射纹敛口花钵(藏河南),暗花双鱼盘(藏英国)。另外,在传世品的个别器物上还出现有文字。如:“奉华”二字多见于尊、瓶、碟之上。“蔡丙”、“宁”则是见于小碟与洗上。文字虽不是装饰,但仍提高了对器物的鉴赏意趣,其中“奉华”应是宋奉华宫的专用物。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宽板沿诸种。盘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数种。还有三足洗、弦纹尊(奁)、套盒、尊、方壶、圆壶等,还有为数不多的莲花器座、荷叶器座、镂孔器、鸟、龙等瓷塑工艺品。也用花、鸟、虫、鱼装饰来满足皇亲贵族们的闲情逸趣。

胎釉

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蝉翼纹”。

汝瓷胎质细腻,胎土中含有微量铜,迎光照看,微见红色,胎色灰中略带着黄色,俗称“香灰胎”,多见汝州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汝州文庙、清凉寺等窑址;汝州张公巷汝窑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窑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窑的主要特征。

汝瓷为宫廷垄断,制器不计成本,以玛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蓝色较多,也有豆绿、青绿、月白、桔皮纹等釉色,釉面滋润柔和,纯净如玉,有明显酥油感觉,釉稍透亮,多呈乳浊或结晶状。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气泡,釉面抚之如绢,温润古朴,光亮莹润,釉如堆脂,素静典雅、色泽滋润纯正、纹片晶莹多变为主要特征。视之如碧峰翠色,有似玉非玉之美。釉中多布红晕,有的如晨日出海,有的似夕阳晚霞,有的似雨过天晴,有的如长虹悬空,世称“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汝州张公巷汝瓷,釉呈天青、粉青,釉色滋润,手感如玉。有青如天 、面如玉、晨星稀的典型特征。

支钉

宋代宫廷用汝

窑器物一般均采用满釉支烧,为了避免窑炉内杂质的污染,需用匣钵装好,并将器物用垫圈和支钉垫起,防止与匣钵粘连。高濂的《遵生八笺》说汝窑“底有芝麻细小挣针”。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张公巷的器物呈圆形支钉。蟒川严和店、大峪东沟一带汝窑器多无支钉痕,个别碗、套盒、凹足钵、洗、器盖等用垫饼支烧工艺。

仿品

后世仿汝窑者始于宣德官窑,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蝉翼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唐英时的仿品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窑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篆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开片纹

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标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