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爽报娱乐新闻 YesDaily.com




文学中的数学之美

发布时间:2024-12-26 爽报 YesDaily.COM 203

当我们谈及数学的时候,脑海中很难浮现有关散文、诗词等文学方面的内容,可是殊不知,文学中也是处处体现数学。也许你觉得我说的是无稽之谈,不要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文学家眼中的数学印象。

雨果说:“数学到了最后阶段就遇到想像,在圆锥曲线、对数、概率、微积分中,想象成了计算的体系,于是数学也成了诗。”福楼拜说:“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又在山顶回合。”完全脱离数学的文学艺术如同少了筋骨,而没有文学艺术这个舞台,数学也必然少了许多风采。下面我们来体会一下文学中得数学之美。

一、 数字入诗体现和谐之美

宋代邵雍有诗云: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描写一路景物的诗,把十个数字入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楼台,通俗自然,脍炙人口。

郑板桥也有咏雪诗: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诗句抒发了是人对漫天飞雪的感受,让人读后如临其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以辨认是梅花还是雪花。

二、 数学意向入诗体现无限之美

诗歌是所有文学式样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诗的形式是简练的,表达的思想情感是概括的,并且相对抽象,这与数学追求以最简练的形式抽象概括最深刻最具一般性的规律,是极为相似的。

在微积分教学中讲到无界变数时,用宋朝叶绍翁《游园不值》的诗句:

满园春色关不住,

一支红杏出墙来。

可以道尽其中的美。实际上,无界变数是说,无论你设置怎样大的正数M,变数总要超出你的范围,即有一个变数的绝对值会超过M。于是,M可以比喻成无论怎样大的园子,变数相当于红杏,结果是总有一支红杏越出园子的范围。诗的比喻如此恰切,其意境把枯燥的数学语言形象化了。

三、数字如对联体现对称之美

据传,吕蒙正曾作如下一幅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这幅对联全部由数字组成,初看平淡无奇,实则联语、横批含蓄深刻,对联运用了谐音手法,意为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这也成了条内涵丰富的谜语。

另有一幅为窃国称帝的袁世凯撰写的对联,与之是异曲同工: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嘲讽其是王(忘)八无耻。

相传古时一对新婚夫妇花烛之夜吟成这样一幅对联:“六尺红绫,三尺系腰三尺吊;一幅锦被,半幅遮身半幅闲。”联语中运用了减法:上联六减三还剩三,下联一减半还

半。

欣赏这些嵌有数字、术语的联作,感受到数字在联句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增加了联句的韵

感和节奏感,表现了逻

性的自然美,增强了联句的趣味性和组词造句的技巧性,更加清晰明朗地表现和突出了联句的对仗特点。

四、数学与散文融合体现含蓄之美

中国古代的散文,特别是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思想论战著作,有时也会用数字来表达一定的事理。这样使得文章更加含蓄、简洁,富于魅力。

例如道家的《道德经》中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仅仅三句话,三个数字,巧妙地用数字来阐述道家所认为的万物的本原,含蓄而深远。

《论语》中也有不少数字,如孔子曾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字在此是有明确所指的——既“忠恕”二字。实际上“忠”和“恕”内涵上有根本不同,兼容性很小,“忠”意“忠诚、真挚、恳切”,“恕”有“宽容、忍让、谦和”之义,总之二字包容越宽泛,所指亦会愈贴实,也将会更接近“一”字之意。

数字不仅仅可以表达理性的科学,也可以生动有趣的表达感性的情感。文学与数学并不是没有关系,它们息息相关。文学有了数学而妙趣横生,丰富多彩,而数学有了文学而变得更加意义深邃。柏拉图曾说:“我认为,只有当这些研究提高到彼此互相结合、互相关联的程度,并且能够对于它们的互相关系得到一个总括的、成熟的看法时,我们的研究才算是有意义的。否则便是白费力气,毫无价值。”文学从属于感性,数学从属于理性,而感性与理性从来是人类性格的两面,它们是矛盾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当我们将二者完美结合,必将创造出一副绝美精彩的画面!


标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