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本位制下的社会交易结构中,人们对黄金的渴望从来都是热情的, 人类对黄金崇拜的历史也由来已久,黄金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与财富。 在中国古代,君王身披的黄金龙袍、宫廷之中的黄金宝座, 就连宫殿之中镀的都是金碧辉煌,可见,黄金在中国历史上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同样,金表也大受成功人士追捧,在我的印像中“金表情缘”来自于香港, 在许多港片中我们常见佩戴金表的人物通常都代表着财富与成功, 劳力士金表最为吸人眼球(我知道的第一枚金表大概就是劳力士的DD吧), 在粤语境中的“金劳”也被香港人看做财运运亨通的“捞金”, 随着时间的沉淀劳力士金表也被认为是金表的象征。 我们热衷于金表,可是我们对金表到底有过多少了解呢?
金表
而我们平时说的所谓“纯金”表其实也是指18K金表, 大家都知道99.9%的纯金成为24K金,Karat是K金的量度单位,是将纯金分为24份。 而我们金表的18K金的含金量便是18/24=75.0%, 也就是我们之后就要了解到的750‰,金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纯金。 在这就有人疑惑了,那金表为何不采用24K纯金呢? 这里我们还得弄清黄金的一个属性, 黄金是一种耐腐蚀的贵金属,具有非常高的韧性和延展性, 但同时也是一种很柔软的金属,我们的电影早就给我们普及过这方面的知识, 古代人交易时验证黄金真伪用牙嗑的镜头相信大家都很深刻, 所以这种很柔软的贵金属根本无法做成大块头的金表, 为了使它的质地更加坚硬起来所以在后期加工中采用了合金的技术, 18K金表现在也被认定为手表中的“纯金表”。 18K金表分为四大类,采用三种材质分别如下:
- 黄金表
最为常见,表壳以750‰的足金+125‰的银+125‰铜铸成, 由于银和铜在一起的色泽与金很相近, 所以再与足金铸成的合金依然保持了黄金的本色, 但硬度增加不少,完全能够应付来自表带的拉力。 一款通体黄金的手表真是可以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
— 白金表
白金与铂金的概念长期被人们混淆著,有必要在此次着重解释清楚。 制表业里的白金仍是黄金的一种合金, 其中足金的占比也依然是750‰,至于另外250‰的金属,还存在两大流派。
一大流派是添加锌,此法呈现出的白金色泽偏灰偏黄, 需要在外层镀铑后才能显得光鲜耀眼。 缺点是镀铑层日久天长脱落了,美观度下降。 即使大品牌能保证提供重新镀铑的服务,但也麻烦。 另一大流派是添加钯,此种做法成本偏高,因为钯本身也是贵金属。 但加钯的白金色泽光润、洁白均匀且无需镀铑,免去日后保养的诸多麻烦。
— 红金表(又称“玫瑰金表”)
表壳以750‰的足金+250‰的铜铸成,足金含量不变, 但由于铜的占比增加,合金色泽略微偏红,故名红金表(玫瑰金表)。 由于红金这种特殊的色泽,少了几分黄金的张扬, 表达出更多的优雅,近年来逐渐被人们认同甚至热爱。
红金表细分的话也可以分为#粉金#与标准的18K黄金不同, 在色泽上略呈红色的18K粉金有着红金、玫瑰金等不同的称呼, 又因为它曾在19世纪初风行于俄罗斯而有了“俄罗斯金”之称。 其成分大体上是750‰的纯金加上250‰的电解纯铜, 具有延展性强、坚硬度高、不易变形或刮伤以及色彩多变等特点。
如果加入银的话,颜色会变浅,加入越多的银,红色就会越浅。 当银的含量增加到10%,铜含量退至15% 左右的时候,颜色就会比较偏淡或者偏粉。—— 3N粉金(成分为75%纯金加13%银加12%铜), 4N粉金(成分为75%纯金加9%银加16%铜), 5N粉金(成分为75%黄金加4.5%银加20.5%铜)。 可以看到,加入的银越少而铜越多,则其色泽也越来越偏深偏红。
- 铂金表
另一种是独立的贵金属铂金,也是锺表采用最昂贵的贵金属。 常常有人会混淆白金与铂金的区别,如果稍加了解,便会知道铂金原来比白金贵重不少。 铂金表(钟表材质的巅峰之作),珠宝市场上铂金戒指比黄金戒指贵很多, 反映到这两种材质手表上,价差仍是基本相仿的。 铂金很昂贵,世界上只有最珍贵的手表才会选用铂金表壳,售价更是贵得惊人。 在瑞士,铂金与18k金的官方纯度标记完全不同, 购买者还是较易分辨的,百达翡丽公司为了方便买家, 还在所有自家产铂金表的6点刻度下方镶嵌了一枚小钻石,十分明显。 掌握了此法,分辨该品牌的铂金与否绝对不会出错。
金表印记
因为本来手表机芯就非常的小,所以机芯夹板上的K金印记是非常细微的, 一般不超过1平方毫米,需在藉用放大镜下菜可以看的清楚。
在最开始,瑞士制表联合会要求制作金表厂商统一在手表背面标注相对应的图案, 所有瑞士生产的18K金表必须标识为“女皇印记”(“女皇印记”是瑞士护国女神Helvetia之侧面头像); 在之前的14K金表(含金量58.5%)印记为松鼠印记; 9K金表(含金量37.5%)为宝剑印记,图案以外型像宝剑里面像花的图形图案; 铂金表之前为瑞士山羊头; 从国外订制进口瑞士的手表山猫头Lynx作印记, 在山猫头两耳之间打“1”为18K金表,打“2”为14K金表;现今统一改为“圣伯纳狗头”印记。
铂金PT950/PT900、纯银925、18K金750、 14K金这些贵金属印记在瑞士钟表业曾经达到17种之多, 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检验地, 主要为拉绍德封、伯尔尼、沙夫豪森、纳沙泰尔、比尔、力洛克、日内瓦等地。
“圣伯纳狗头”是在1995年瑞士钟表行业协会 才开始规定必须在18K金表壳上刻有一个圣伯纳狗头印记, 当时,瑞士贵金属检测署要求将所有检测提交至日内瓦,金表印记也因此得以统一。
如今的18K金表都会采用“750标记”、“圣伯纳狗头”、“天平”等印记, 这些组合印记代表该枚腕表材质的含金量为75%(18K金, 纯金为24K金,24K的75%为18K),这也是现代18K金表必不可少的三个标识。
三种非“金表”
-镀金表
我们通常看到市面上万元左右甚至千元不到的“镀金表”, 相比较金表的价格那可是差的十万八千里,那什么是“镀金表”? 价格低廉的“镀金表”通常是指采用化学方法进行离子镀工艺, PVD真空离子电镀物理沉积的原理,有不同的厚度,一般常见的是3微米, 通常可以保持一年左右不被磨穿,也有10微米的,但成本较高。 通常几百元的镀金表就是3微米,镀层比较薄但相对牢固,多为中低档腕表所用; 还有一种更加低廉的“镀黄”表是采用镀黄锌技术, 钝化后获得外观黄色的有较好耐蚀性的锌层,这种工艺比较简单也容易脱落。
-包金表
如果我们喜欢金表但又被高额的价格拒绝的话,包金表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包金表,是指在不銹钢或其他金属上面加贴K金金箔,包覆于胎体上, 再以锤敲打密实,使凹凸纹理一如胎体表面,所以包金较厚, 不易掉色;包金是手表表壳保护性“装饰”的早期物理性质的粘合体, 工艺流程非常复杂,现已基本淘汰,表款甚少。 镀黄金厚度20微米以上的也可称为包金, 镀金最厚有10微米,包金最厚的有80微米。
-间金表
还有一种俗称“金银润”的间金表。 间金表是为了节约购表成本,在同一块表上的金属材质采用两种不同材质: 18K金与普通金属精钢,比如欧米茄蝶飞的金圈钢壳、劳力士的金银润表炼, 这样的表金色与银色在精密工艺的打造下衬托出一种华贵而质朴的成熟气质来, 要是觉得18K金太过招摇的话此类表绝对是一个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