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要求运营企业加强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备线下服务团队,加强车辆调度、停放和维护管理。要求实行用户实名制注册、使用,禁止向未满12岁的儿童提供服务,为用户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和第三者责任险等,并要求推广运用电子围栏等技术。
《指导意见》鼓励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企业采用免押金方式提供租赁服务。企业对用户收取押金、预付资金的,应实施专款专用,接受监管,建立完善用户押金退还制度,积极推行“即租即押、即还即退”等模式。
《指导意见》提出,要引导用户安全文明用车,加强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使用规范和安全文明骑行的宣传教育。加强信用管理,建立企业和用户信用基础数据库,对企业和用户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关于实名制安全与否还不能有个确切的回答。实名制,一种近年来开始兴起的制度,即在办理和进行某项业务时需要提供有效的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证件或资料。办理有关手续时必须出示有效的身份证明,并填写真实姓名。最初是因为网瘾低龄化而开始试水,而如今随着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虚拟身份的交易日益重要而已经成为一项趋势,其很大程度上带来了安全保障,但另一方面其对个人隐私可能的侵犯也需要人们去探索研究。
最近掀起共享单车热潮,不过这种涉及盈利性的租单车服务在多个一二线城市推出后,广州和上海接连发生单车遭人为破坏的事件。
乱象一:占为己有
市民苏先生爆料称在单位车库取车时发现了一辆摩拜单车。“太没素质了,放到这里来自己用吗?之前已经发现过好几次了!”一怒之下,苏先生就拍图将该情况投诉到摩拜单车后台。无独有偶,在街头,一辆橙红色的摩拜单车也被人用小小的锁头锁住,直接拴在了护栏上,其他人想用也用不了。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
乱象二:恶意破坏
除了占为己有,有些人还对共享单车进行恶意破坏。在街头,记者看到一辆黄色的ofo单车停在路旁,坐垫上积满灰,原来这辆车的二维码和车号被人用涂改液恶意涂抹,无法正常扫码使用。即使在网络上预约了,找到车之后,人们却无法启动。
乱象三:改装兜售
共享单车上线后,除了“私享”之外,还有人打起了用共享单车发财的主意。近日,记者接报,在客村立交附近疑似出现了兜售改装共享单车的情况。一位小蓝单车的志愿者告诉记者,“兜售改装共享单车的人带我去他的仓库走了一圈,发现几种商家的共享单车改装车都有,他们把车身换了颜色,锁也去掉了,不过一看就是共享单车的款式。”经询问,每辆车的价格不一,最贵的小蓝单车能卖30元左右,其他共享单车也都在5元至20元不等。这一价格明显远远低于市场价。
乱象四:乱停乱走
除了上述的极端个案之外,部分普通市民在使用共享单车时也有不文明行为,逆行、占用机动车道等情况时有发生。
实名制能有效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同时对于使用者也有一定的保障,因此从某些方面来讲,共享单车实名制有着不少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