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舰靠泊国外港口 开辟了第3种补给方式
发布于:2016-09-30 来源:太阳网
解放军海军长白山舰进行海外任务驻泊林查班港期间,通过我驻泰使馆与中国在泰企业联系通报交通服务需求快速高效完成服务保障。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认为,通过民间服务完成军方后勤和交通服务需要古已有之,古代征发夫役为军队输送粮食修缮道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政府征集民船“万船齐发”完成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奇迹,诺曼底登陆同盟国也征发了数百艘民船运送重要军事物资。现代的美军军事行动也经常将后勤方面转包给民间军事承包商和服务公司。依靠人民群众的“人民战争”,淮海战役的“小推车”更是我军取得胜利的法宝。民间力量一直是军事后勤的有效补充和战争能力的后盾。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未来不仅仅是军事行动,随着国际经济联系的加深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海军也将越来越多的承担撤侨,打击海盗,维和等任务,在我国没有直接驻外军事设施的地区,通过我国的跨国企业和涉外公司为我国海军或其他力量执行任务提供支持,这既是我军军民一体的传统体现,也是让我国海军走的更远,让我国的对外投资和国人走出国门更加安心的举措。
停靠泰国春武里府林查班港的“长白山”号登陆舰
以下为《解放军报》报道内容
9月上旬,赴泰国参加第二次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人道主义援助救灾与军事医学联合演练的海军两栖船坞登陆舰长白山舰,靠泊泰国民用港口林查班港。从靠泊前的泊位选择、引水员上舰、拖船带缆,到停靠后的装备卸载、车辆使用、淡水补给,一路顺畅、全程高效。该登陆舰支队后勤部部长张群告诉笔者:“通过我驻泰使馆提前与中国几家在泰企业取得联系,通报交通服务需求,我们抵达时各项保障已安排妥当!”
近年来,随着海军使命任务的拓展,舰艇航迹越来越远,与我涉外公司、跨国企业合作的脚步也拓展到世界各地。以往海军舰艇停靠外国港口时,都是通过军事、外交途径协调交通保障具体事宜。如今,战舰通过涉外公司代理各项服务,不仅符合世界各国海军通行做法,而且在流程上更加顺畅。
笔者在长白山舰会议室看到,中国在泰企业某公司总经理刘远江和该舰后勤助理陆俊山核对服务账单,通过中国企业间的牵线搭桥和商业合作,为长白山舰提供海外“一站式”服务。
“《国防交通法》公布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公司员工学习,进一步增强国防交通观念。”刘远江说:“我们深化军民融合,充分发挥在国外的商业资源优势,为祖国战舰提供优质服务,让官兵在海外更好地执行任务,也为我们提供更加坚强的后盾。”
到访过近10个国家的长白山舰舰长邓先武说,只要有中国企业在的地方,就有军舰的前置交通保障点。在执行第18批护航任务期间,他们除了靠国外港口和补给舰补给外,还开辟了第3种补给方式——商船补给:我国商船从国内为护航编队舰艇携带补给品。此外,中国商船还与海军舰船分享实时气象、海域信息;驻外企业为靠泊当地的中国军舰提供舰员出行车辆保障。
战舰行天涯,通途若比邻。深度军民融合为海军舰艇提供有力海外交通保障。这些年,海军舰艇执行亚丁湾护航、出国访问、联合军演等任务越来越多,许多驻外企业、中资机构协调并提供了大量交通保障。据介绍,下一步海军将依据《国防交通法》,规范部队在国外期间接受我驻外企业提供的支持,着力形成长效法规机制。
法规链接
国家驻外机构和我国从事国际运输业务的企业及其境外机构,应当为我国实施国际救援、海上护航和维护国家海外利益的军事行动的船舶、飞机、车辆和人员的补给、休整提供协助。
——《国防交通法》第三十八条
延伸阅读
融合无极限
■高志文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交通始终是国家与战争演变的重要脉络之一。从创造独木舟到开凿运河通渠,从黄帝战蚩尤使用原始战车到秦始皇修驰道千里用兵,从第一艘蒸汽轮船试航到第一台铁路机车轰鸣,从第一辆汽车诞生到第一架双翼飞机试飞,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几乎都可以看到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产生的重大影响。特别是远程飞机、远洋船舶、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发展,使世界成为“地球村”,交通资源日益成为国家博弈和战略竞争的必争领域。没有交通就不能发展经济,没有交通就不能打赢战争。
交通资源具有军民融合天缘属性,用一条路跑军民两用车,用一套“脉管”流淌军民两用“血液”,既是明智之举,也是效益之策。有军事专家从成本消耗的角度研究认为,人类军事对抗大致经历了“数量规模型”对抗、“质量效益型”对抗、“系统集成型”对抗3种模式,未来将是“节约创新型”对抗,而这种对抗需要实施军民融合战略:最大的节约是军民融合,最小的成本是军民融合,最高的效益是军民融合,最长的后劲也是军民融合。
战舰行天涯,通途若比邻。以军民融合构建“踏板”“桥墩”“支点”,我海军战舰就能走得更远、更稳、更有力。